】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并常常演变为重大公共事件。从学的视角来看,如何对医疗纠纷报道建构框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以“走廊医生”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人民网与微博对医疗纠纷报道的异同及其原因。本文发现两者的报道都存在失衡的现象,微博尤为严重,构建了与现实偏差较大的拟态,了事件的负面影响。文章试图对网络如何进行平衡报道提出。
“走廊医生”事件经过一年多的发酵,一直处在的聚光灯下。主人公兰越峰是绵阳市人民医院原超声科主任,曾举报该医院过度医疗、用震后捐款以高出市场价近50%的价格购买已停产的过时医疗设备。2012年初,医院称兰越峰拒诊病人被投诉,对其进行待岗处理。3月15日,拒不服从处理一周之后,兰越峰的办公室被院方换了锁,免职。兰越峰从此坐在走廊里办公,成为一名“走廊医生”。
“走廊医生”从自2013年5月被《南方周末》报道后走进视野。截止到2014年8月底,一直受到的关注。从兰越峰在走廊里,再到有关部门介入,医院院长被调查,直至医生们要求兰越峰,舆情持续发酵。事件发生后,、电视、新闻网站、微博等纷纷发力,对的热度和产生重要影响。
该事件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舆情的持续时间长,关注程度高;二是其间出现了“一边倒”兰越峰、医院的态势。该事件涉及到话题——过度医疗与医疗,被持续关注源自情绪的积累。医改虽推行多年,但成效不大,一些医院仍存在过度医疗的现象。兰越峰正好成为过度医疗的“代表人物”,她的容易引发的共鸣。“弱势”医生可以说是情绪的一次集体爆发。
医疗纠纷事件经过发酵往往演变为重大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信息,设立什么样的框架,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评价。其中,网络由于其速度快、影响广,对事态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图运用新闻框架理论,探讨人民网和微博新闻框架的异同,并对网络如何对医疗纠纷事件及其他重大公共事件进行平衡报道做出思考。
戈夫曼被认为是将框架理论引入社会学领域的第一人,代表作为《框架分析》。李特约翰(2004,p.178)将戈夫曼的观点概括为:“人们借助框架来识别和理解事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一定的意义,否则这些行为和事件就没有任何意义。”
Entman(1993)认为框架包括选择的过程和凸显的过程。对一件事情进行框架首先需要做出内容的选择。然后在报道中进行处理,以便体现事件的意义、原因分析、评估以及对策。臧国仁(1999,pp.50-51)也曾对框架的概念进行过描述:“框架是认知、阐释、呈现事物的一种架构,经过符号转换与操作的过程,选择、组织了特定内涵,呈现出某种具有核心意义的思想类型,而这些思想类型又反映出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Gitlin(2003,p.6)十分重视框架的选择意义,认为框架是关于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及其意义等问题上进行内容选择、强调和表现时使用的规则。Gamson(1989)认为框架不仅局限于选择,更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他把框架划分成两类内涵:一类是界限(boundary),代表取材的范围,可以理解为规范社会事件;另一类是架构(building frame),人们以此来解释外界。借鉴这一点,本文在对比研究时会从材料选择和框架类型两个方面对新闻报道进行分析。
Pan和Kosicki(1993)认为框架分析要关注作者对文本建构的几个维度,包括句法、主题、修辞、文章的结构以及词汇的选择。借鉴这一点,本文通过分析报道的主题、修辞和关键词来提取报道的新闻框架。
拟态(pseudo-environment),是李普曼在《》中提出的。李普曼(2006,p.256)认为是拟态的主要营造者,在形成、“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拟态不是真的客观,或多或少与现实存在偏离
“刻板印象”是构建拟态中的重要认知环节。李普曼(2006,p.62)认为:“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Joseph 和Robert (1997,p.213)提出用“生态效度”用来反映拟态与现实的接近程度。较高生态效度的拟态会更真实地反映现实。客观平衡报道的关键在于缩小拟态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本文将考察网络在“走廊医生”事件中对拟态的构建及其影响。
本文研究“走廊医生”事件发展过程中网络新闻框架的建构与消长,通过对比人民网和微博的新闻框架,解决以下问题:
对“走廊医生”事件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主要分析主题、关键词、修辞等,以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归纳其新闻框架。共提取以下几种新闻框架:
2、框架:分为两个次级框架:一是“走廊医生”,赞扬其过度医疗的;二是兰越峰所在的医院,对医院解聘兰越峰的行为表示支持。
3、质疑框架:分为三个次级框架:一是质疑兰越峰性格偏执,有作秀成分;二是质疑院方解聘兰越峰程序的性;三是对调查组声明的该医院不存在过度医疗的调查结果表示怀疑。
4、框架:分为三个次级框:一是院方过度医疗、贪污等“”;二是兰越峰为医院和;三是医疗体制,尤其过度医疗现象。
对事件各阶段的新闻框架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框架的动态变化。根据事件的波折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框架初设阶段(2013年5月30日——2014年1月8日)、阶段(2014年1月9日——1月31日)、质疑阶段(2014年2月1日——5月5日)、兰越峰被解聘后(2014年5月6日——8月20日)。
人民网框架的样本来自以“走廊医生”为关键词在人民网站内检索中提取的相关报道,获得105条有效数据,第一阶段1条、第二阶段29条、第三阶段47条、第四阶段28条。
微博框架的样本来自以“走廊医生”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上检索的原创微博。由于数据量达到几万条,所以通过抽样分析的方式,选取舆情的关键点进行抽样分析。由于第一阶段原创信息少,故对后三个阶段进行抽样分析。共获得455条有效数据,第二阶段202条、第三阶段131条、第四阶段122条。
5月30日,《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发布了题为“你砸医院招牌,医院砸你饭碗”的。对兰越峰所举报的违规采购问题、兰越峰被待岗的的经过进行了详细描述。
与网络相比,传统在该阶段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传统的框架也做一些分析。纸媒和电视均以兰越峰为采访对象,忽略医院院长、同事等信源。框架的倾向性明显,一方面标签兰越峰为“医生”;一方面院方的,对事件的后续影响深远。
以“走廊医生”为关键词在“方正apabi资源”数据库中提取相关报道,获得有效样本20条,框架类型统计如下,其中框架和框架远超一半。、
这一阶段人民网只有8月16日的一篇引自《新华日报》的报道,题为“走廊医生是封举报信”。报道以兰越峰权益为中心,运用了院方框架,认为院方给医生穿“小鞋”。
微博平台大量转发传统报道,如对《南方周末》报道的转发量高达11536条。原创微博以医生框架(以“医德”、“”为关键词)和框架为主(以“黑心”、“无良医院”等为关键词),如:
该阶段构建框架的主力是传统,这也体现了传统在框架建构上的主动性。框架有以下特征:一是主观色彩浓烈:、的框架远超一半,把兰越峰塑造为“悲情英雄”;二是信源集中于“者”兰越峰一人,且煽情手法明显。
人民网的表现较为谨慎,仅引用了一篇带有框架的报道,且篇幅较小。微博则表现出跟风传统的状态,大量转发传统的报道,原创微博还在酝酿之中。
1月9日央视介入报道,以兰越峰沦为“走廊医生”为核心内容。15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再度进行报道,兰越峰以“者”的方式出现。随后事件被新闻网站、微博广泛。
17日,人民网报道:绵阳市“走廊医生”事件调查组未发现该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情况。但此调查结果却受到众多质疑。
1月10日,人民网发布原创文章《“走廊医生”是枚“被驱良币”,应彻治医院不正之风》。文章以框架与对策框架为主,起于对兰越峰的同情,而止于对整治医院不正风气的希冀,有一定的建设意义。但把兰越峰塑造为“被驱良币”,强化了人们对“弱势医生”、“强势医院”的刻板印象。
17日至19日,人民网记者进行了共计四篇的连续报道,报道称调查组未发现该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情况,成为事件的转折点之一。报道以事实框架为主。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其他对调查结果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形成质疑调查框架。人民网对质疑的声音采取转载的方式,自己并未发声。
该阶段人民网把框架的矛头直指“过度医疗”,比第一阶段笼统医疗界更为集中。如转载《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走廊医生”之谜折射医改之痛》,指出中国的医疗市场重“病”缠身,解决过度医疗现象需改变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让主流意见发声的同时,人民网也注意让非主流意见发声。人民网转载了两篇院方的报道。报道中绵阳的一位代表谈到兰越峰时洒泪,他认为医护人员在缺乏信任的医患关系中集体受伤。
1月29日,人民网新闻框架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网发表原创文章《“走廊医生”成“新闻主角”的背后三问》,率先了对“走廊医生”的质疑与追问。文章对兰越峰的职业操守、守法尺度和社会责任感连连追问,对一些塑造“英雄”的做法进行,对微博框架后续的转向有带动作用。
第二阶段微博内容逐渐丰富。该阶段关于“走廊医生”的微博将近5万条。人民网法人微博发布医院院长被查的消息以及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后,引起热议。
该阶段的微博框架以医生框架、医院框架、质疑调查框架为主。近半数的框架集中于对调查结果的质疑,且用语偏激。报道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情绪化、极端化倾向明显,如:
选取为调查组回应的1月19日全天(1月19日0时至1月20日0时)的含有关键词“走廊医生”的原创微博,共841条,有效样本202条。框架类型如下:
第二阶段人民网注重原创,积极主动地进行报道,原创文章共计6篇。尤其是1月29日发布的评论文章,一改之前对“走廊医生”的,率先了对“走廊医生”的质疑与追问,体现了主流新闻网站对适时引导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对绵阳调查组调查的连续报道为人们了解事件做出重要贡献,并利用人民网法人微博加速调查结果在微博平台的。
然而微博平台上反而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质疑,把矛头指向调查组。微博框架再次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加剧了舆情的高涨。
2月18日《南都周刊》推出调查《四川10次调查走廊医生事件 未有过度医疗乱象》。2月19日,医院百余名医护人员街头医院被“降级”,要求兰越峰。3月29日,央视《新闻调查》再次进行了专题报道。关于兰越峰性格偏执、拒诊病人等负面言论出现。
同时,质疑医生成为另一主导框架,如转载《环球时报》的文章《只有走廊医生一人好,这个逻辑可疑》等。但人民网并没有停留在质疑上,反思的框架开始大量出现,对符号化“走廊医生”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转载如:
1)当事人、、机构、受众,跟着各自的情绪走,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斗士的时候,其实自身已经沦为患者。——《钱江晚报》
该阶段对策框架增多,人民网发布文章:《“走廊医生”的正气岂可逼仄在走廊里》。文章站在兰越峰的角度,主观色彩强烈,但文章落点落在了对策框架上,指出相关部门不可,而相关医院则要与过度治疗说再见,有一定的指向性,但可操作性值得商榷。
这一阶段微博话语发生了性变化,以和兰越峰为两派进行“骂战”。3月29日《新闻调查》后,质疑的声量一度超过支持的声量,的框架也大量出现。3月30日,微V即该期《新闻调查》的主导记者安发微博,表示兰越峰纯粹为了他人,引发热议。
与人民网框架不同,微博直接越过“质疑”环节,进入“”环节。医生框架主要以“”、“虚假”、“”为关键词,情绪宣泄极端化。医生框架以“医德”、“反对安”为关键词。微博还新增了框架,集中事件发生之初,《南方周末》的《你砸医院招牌 医院砸你饭碗》属于“虚假新闻”,随后则扩大到“无良”扭曲事实。如:
选取安发声后的3月31日全天(3月31日0时—4月1日0时)的含有关键词“走廊医生”的原创微博,共355条,有效样本共131条,统计如下:
该阶段人民网事实框架比例增多,对事件的呈现兼顾了各方声音。随着更多的,人民网转向对“走廊医生”的质疑。反思框架的出现和对策框架的增多表明,人民网开始冷静下来,反思事件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呈现出中立化趋势,希望在情绪的克制方面发挥良性作用。
而微博框架鲜见中立观点,形成和兰越峰的两派,框架在该阶段后期更凸显出强势地位,甚至变成了与鞭挞,极端化明显。而微博中反思框架的出现,体现了人民网对微博框架的带动作用。
该阶段兰越峰的处境愈发。5月6日,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解聘兰越峰的决议,事件被再次聚焦。7月30日,兰越峰在庭审中要求恢复人事关系被医院。8月19日,中国医师协会首次投诉记者,认为他在“产妇缝”、“走廊医生”等一些涉医报道中,都发表了与相左的文章。至此,人民网对该事件的报道告一段落。
该阶段人民网的报道数量有明显下降,以事实框架为主。对于兰越峰解聘的事宜,注意到各方声音的平衡,让兰越峰、同事、院方和相关部门均能发声。
除了事实框架外,人民网新增了根源框架,对事件为何陷入“罗生门”进行原因探讨,包括兰越峰本人的心理问题、对事件的放大、社会情绪的积累、医疗体制的沉疴等,如:
2)透过“走廊医生”事件的跌宕起伏进程,反映出医疗领域内在的复杂性,各种利益纠葛让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羊城晚报》
另外,质疑院方解聘兰越峰的程序在框架中占据很小部分,没有过多渲染,体现出人民网在事件后期克制冷静的态度。
兰越峰被解聘的消息使微博框架发生翻转,兰越峰和医院的框架又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对院方解聘程序进行。也有少部分人支持医院的决定,如:
选取兰越峰被解聘的5月6日全天(5月6日0时至5月7日0时)的原创微博,共得到462条,其中有效样本122条,框架类型如下:
该阶段人民网报道数量下降,以事实框架为主,意见框架为辅,体现出其克制冷静的态度。而微博上热度仍然居高不下。对于院方解聘兰越峰的做法,微博平台形成了极为主观的情感框架,医院和医生的框架占据绝对优势。而人民网则越过具体的解聘方式,而把兰越峰事件作为整体探讨其背后的根源,根源框架开始出现,不支持也不反对医生与医院双方的行为,而是较为地归纳各方的得与失。
人民网与微博的框架呈现出较大不同,按材料选择和框架类型两个方面来比较。材料选择包括新闻来源和报道对象的选择。
在新闻来源的选取上,人民网注重原创,讲究权威。人民网是世界十大之一《》建设的主流新闻网站,具备采访权,在权威信息的获取和发布上具有一定优势。四个阶段中,人民网的原创报道共计4篇,评论文章共计3篇。转载的新闻主要来自纸媒,小部分以视频形式呈现。另外,人民网利综合利用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进行。如,对调查结果的报道通过人民网法人微博加速;再如,在人民网发布来自《》对兰越峰事件的评论文章。
微博的新闻基本来自转载和引用,鲜见原创报道。新闻来源更加多元,包括转载新闻网站的视频、图片、网页链接等,还包括引用一些戏谑的段子、随感等,形式多样且随意。
在报道对象的选取上,人民网和微博都选择了以兰越峰为主要报道对象,可以看出新闻网站和社会化对事件的关注焦点并无二致,但同时也使得兰越峰一方的声音被放大。尤其在微博上,兰越峰的成为关注的重点,而院方的回应则被淹没。相比而言,人民网总体上兼顾了各方的回应。尤其在事件的后期,人民网抓住了不同的声音进行了一定的表达。
在框架类型上两者差异明显。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事实框架和意见框架。人民网事实框架的比例远超微博,这也体现了主流新闻网站在报道中的首要任务:呈现事实、不断接近,同时尽量克制色彩浓烈的情感表达。对事件发展的二、三、四阶段中人民网和微博所有有效样本的框架类型进行比例统计,如下图:
在意见框架的表达上,和成为人民网和微博共同的框架,主观色彩浓厚。在微博的意见框架中,、质疑和框架总计高达79%。社会化的框架鲜见中立观点,放大了新闻网站意见框架的情感色彩。这与群体极化效果有密切关系。勒庞(2000,p.117)认为“在群体心理中,个人才智被削弱,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这种群体极化效果在网络平台中有加强的趋势。网络平台的“降噪性”更为明显,网络上的具有很高的同质化趋向,具有相同观点的群体具有极大的性和盲目性。因此,微博框架中两极化倾向严重,“站队”现象常见。
人民网关于和质疑、的框架比例为31%,且用词较为含糊和慎重,体现出一定的克制性。这类框架主要在前期报道中出现,跟风传统发表或转载评论。作为主流新闻网站,在情感表达上还有进一步冷却的空间,从而才能更好地引导往的方向发展。
在反思、根源、对策等深度意见框架上,人民网体现出了优势。在第三阶段,人民网新增了反思框架(15%),对微博的反思框架(11%)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人民网还增加了对策框架的比例(11%),呼吁相关部门推进医疗体制,对于医疗行业的整肃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但由于缺乏操作性的意见,根源框架和对策框架对医改的推动作用有限。而且这类框架在事件的后期阶段才出现显得有些滞后。笔者认为,人民网如果更早地并且比较投入地构建根源框架和对策框架,疏导的效果会更好。
微博关于对策框架和根源框架这两类深度意见框架基本没有涉及,却着的框架。对的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微博对其他的作为有所反思,但把问题仅归结于并大刀阔斧地也出社会化思考问题的不足,叙述能力有限。
另外,传统的往往成为网络话语高涨的导火索。在初期,传统竞相对兰越峰进行标签化,把她塑造为“医生”、“医改英雄”,框架的情感色彩浓烈。在还未之前,率先定性和评论,走在了的前面,了事件的负面影响。
“走廊医生”事件中,不论是传统、新闻网站还是微博,都利用新闻框架构建了与现实有偏差的拟态。者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着“把关人”的作用,建立起较低“生态效度”的拟态,强化了受众的认知偏差。
在前期致力于塑造兰越峰的框架和院方的框架。在双方利益纠葛尚不清晰时,主观地给兰越峰贴上“医生”等标签,给医院贴上“黑心”等标签。这些标签强化了对兰越峰和医院的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一旦固定,就会对和它相抵触的事实视而不见。例如当调查组公布该医院不存在过度医疗时,反而引发铺天盖地的质疑。这也是后期主流的引导作用趋弱的原因之一。
另外,新闻网站和社会化对“过度医疗”的放大对构建拟态有重要影响。过度医疗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牵涉到的情绪,对过度医疗的过分强调极易引发情绪的集体爆发,更强化了对事件双方的刻板印象。
人民网和微博在前期阶段,聚焦于兰越峰一人的声音表达,或只对兰越峰有利的话语,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声音的表达,如医院、医护人员,造成了话语权的失衡。“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王治河,1999,p.159)。”院方的话语权在前期被剥,导致院方不能被正确认识。人民网在后期兼顾了兰越峰、院方和相关部门的表达,是平衡报道意识的表现,但由于数量少、篇幅小,对平衡报道的作用不足。另外所建构的低生态效度的拟态以及刻板印象的强化都属于报道失衡的表现。
孙立平(2003,pp.2-5)用“社会断裂”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指出几条主要的断裂带——富裕与贫穷、城市与乡村、上层与下层。医患关系正是一种社会断裂的表现。“医”不仅单指医护人员,还指广义上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体制。医患两群体之间的心理鸿沟日益明显,而患者一方常以“弱势心理”自居。李春雷、张剑波(2012)认为这种“弱势心理”呈泛化的趋势,且成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心理动因。即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并不属于“”阶层,却习惯质疑他们认为“强势”的一方,如医疗机构、等。在前期,人民网和微博都倾向于“无良”医院,“弱势”医生。
医疗纠纷事件常以其冲突性成为关注的焦点。“”的身份容易博得社会同情,对“”的煽情化报道了受众的期待,引发情感共鸣。此类事件的失衡报道体现出部分尤其是自的自律意识不足,对失衡报道推波助澜,肆意助长两极化表达。
总之,失衡报道不仅对事件双方造成极大的压力,反而强化了对医疗的焦虑,增加了医患关系断裂的风险。
在弥合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应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不能为了期待而忽略报道的平衡。在涉及医疗纠纷等易产生失衡报道的事件中,不论是新闻网站还是社会化都应牢记平衡报道原则。
平衡报道原则最初源于。172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接办《报》提出“当人们各持己见的时候,双方均应享有让倾听各自意见的平等机会。”(迈克尔?埃默里,2009,p.35)在国内,孙旭培(1994,p.237)提出新闻报道“平衡”的概念:“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
在医疗事件的报道中,应失衡报道以及对刻板印象的塑造与强化。对“”和“强势群体”都应该给予足够的话语权,才能取得报道最基本的平衡。在对“”的报道中,标签化、和煽情渲染,才能符合平衡报道的要求。
对微博等社会化来说,尤其应增强媒介素养和自律意识。不盲目“站队”,不跟风摇摆,要给出自己有据可依的判断。注意用词的文明与克制,不肆意和甚至进行人身。
对于人民网等主流新闻网站来说,应拓宽新闻的信源渠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引导受众逐步接近。对于单篇报道,要重视不同声音的平衡,让利益相关方都能发声。不要先入为主地“贴标签”,应克制主观色彩浓烈的情感表达。对于整体报道,要注重不同框架之间的平衡。作为公共事件的“减震阀”,人民网等主流新闻网站承担着引导的关键作用。人民网在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发声,构建深度的意见框架,如反思框架、对策框架、根源框架等,尽早掌握引导的主动权,对社会化进入思考阶段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1] 李春雷;张剑波:弱势心理的泛化与传媒对底层社会的引导策略研究——基于“东明事件”的分析[J].现代,2012(6):42-46
[5] 孙立平:断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 江红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版
[9] 臧国仁:《新闻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三民书局,1999年
习访问巴基斯坦李克强谈银行收费沪指高位跳水委内瑞拉获50亿新贷深圳地铁踩踏FBI不靠谱外海地震扑克赛被查福布斯华人富豪榜金正恩登上白头山广东挖出恐龙蛋化石南非排外骚乱原北工大校长商业用电价格下调冯小刚获封法国骑士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