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已成为时下最时髦的“互联网+”项目之一。然而,这个已达29亿市场规模的产业正密布阴云。
10月1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医疗APP“阿里健康”宣布在部分城市试点“滴滴医生”引起业内关注。这些移动医疗项目发展时间短却迅速获得多轮融资且遍地开花,业内人士认为其产生了泡沫,盈利之艰辛,似乎有些看不到出。那么,移动医疗该如何去泡沫化取得双赢呢?
2010年以前,去医院看病只能排队挂号,这不仅滋生了号贩子,患者还需来回奔波。这时有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动脑筋,几年来发展似乎看到曙光的专业挂号公司不仅吸纳了上万的缴费会员,还不断扩大业务,将专家咨询、体检等从线上做到线下,解决了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挂号难题。
随后,诸如“春雨医生”“丁香园”“好大夫”“阿里健康”等移动医疗APP开始发展壮大,可是在达到了拥有数万用户后,这些移动医疗项目是否获得了成功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移动医疗项目发展多半靠融资,真正盈利的非常少。回归到两个最重要的基础和终端上,患者和医生又是如何看待目前的移动医疗服务的呢?
今年33岁的张女士是最早一批使用挂号服务的人,但她说虽然解决了排队的问题,但真正的移动医疗却没有使看病有多么便利,如排队就诊是不可改变的,到了医院流程依然跟以往一样,而电话问诊的专家服务费用又过于高昂,所以几乎成了鸡肋。
长江商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医生,他们并不看好移动医疗。同济医院一位主任医师认为,移动医疗的确可以提供一些便捷服务,如促成多方会诊、挂号、收取医疗报告,但是医疗行业与打车等行业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也不是通过网络就能诊断的,有着很多严格的,当面问诊都不能诊断清晰,更何况打电话或者网络问诊,这些都是这个行业固有的。“滴滴医生”这样的服务也局限在一些常见且并不要紧的疾病上,真正看疑难杂症的专家不可能出去“跑的士”,自己本身已经很忙了,造成“看病难”问题还是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缺乏,这是移动医疗所难以改变的。
据统计,去年是移动医疗投资最为火爆的一年,不仅在中国,全世界范围内这5年都是移动医疗投资的高峰期,去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约29亿元,连做电子产业的华为、中兴也加入了投资移动医疗的队伍。
因此,有很大一部分投资人看好移动医疗的市场。有投资人认为,传统医疗将会被,因为移动医疗能够解决患者的痛点,随之而来大批资金进入这个领域,就连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大佬都在布局移动医疗。
9月24日,挂号网起家的微医集团获得了C轮融资,新一轮融资为3.94亿美元,由高瓴资本、高盛集团领投,复星、腾讯、国开金融等共同投资,该集团负责人10月23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同质化的移动医疗项目非常多,可能是重复率最高的一个行业,因此谁能抓住患者的真正痛点,谁就能取胜。
然而,目前多数业内企业还处于积累用户打基础阶段,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利用,将其盈利模式嫁接在广告费、中介费、增值服务和在线问诊等初期阶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患者的问题,产业内中小企业众多,但多数没有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的确存在泡沫,泡沫阶段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医疗是目前被“移动”渗透最低的领域之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目光集中到了同样监管严格的医疗行业。但是,在红火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雷同及收入模式的不清晰。
如果说传统的医疗模式需要被,那么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本来就不同于传统行业的成本加毛利模式,而众多的企业却没有找到新的盈利点。蜗牛投资创始合伙人汤国平认为,移动医疗最核心的是要有收费的地方,硬件软件和服务都要跟上,这种模式专注于细分市场,可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点,喜欢做大而全的东西却又难做好,尚未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而实际上保险、健康管理和医药电商都大有盈利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多数移动医疗项目都处于烧钱的阶段。已经有一批“财大气粗”的公司开始用免费来吸引客户,因此中小规模的公司获得用户的成本不断增加,融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同质化竞争下,已经有部分企业看清了自己的,微医集团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公司计划投资3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投资1.5亿元在全国与优秀的医疗机构共建五个区域手术中心、为1亿1000万用户提供线上线下闭链的医疗机构健康服务保障。具体来说,将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分诊平台,而且是基于互联网的。对于患者来说,把自己的病情、陈述、检查检验报告等提交到平台上,团体助理会根据患者的陈述匹配一个合适的医生,匹配的原则就是对症、就近。对于专家团队来说,远程会诊、就近转诊、患者管理、病例管理都可以在平台上实现,而这个平台不仅有大专家也有基层的医生,这个平台上的医院不仅有大医院也有基层医院,通过精确分诊系统引导患者去找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医难题。
此外,还有一个盈利点在于健康险。这位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有超过200万的健康险用户,将来还要发展以家庭为单位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精准健康管理、医疗费用保障等服务,这是向美国凯撒医疗集团学习到的。在将来还会出巨大的机会,如分级诊疗、电子病历、医生个人品牌、慢病随访、健康管理等等。虽然移动医疗不可能全面替代医生,但会解构医疗流程和医院,医生只需要核心步骤即可。
同样是移动医疗发展代表的“丁香园”CEO李天天则公开表示,“丁香园”认同O2O的发展模式,致力于维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打通这样的平台支持医患间建立持久的联系,在结束诊断治疗后,患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预约和随访,获得医疗知识,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需要长时间与医生保持联系。同时,医生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未来与腾讯的合作也会考虑做O2O结合的服务模式尝试,差异化竞争,不做挂号、配送药品,只关注医疗本身。
汤国平认为,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资源尤为重要的,谁能抓住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抓住医院、专家的资源,并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有盈利模式出现。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陆续、未来网售处方药放开,来抢占移动医疗市场的除了互联网企业,还可能有医院本身会建网络医院来吸引优质患者,也会使得上市的药企自检网络医院来实现更多的药品销售,具体到医生也可自建诊所,移动医疗市场会更加丰富,竞争也会更激烈。对于移动医疗,多数业内人士还是看好其发展前景的,但目前还处于泡沫阶段,去泡沫化、找准出则显得尤为重要。
梦见找不到回家的路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