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瞩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本如何看待?场景应用情况如何?未来方向在哪里?
近日,以“数字时代的医疗新生态”为主题,2018天府软件园年度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四川互联网大会在成都召开,论坛上分别从政策、投资、医院、企业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得到答案。
2017年5月,卫健委发布新法规,要对互联网医疗加强监管,这使互联网医院发展出现短暂的停滞。直到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一些准入规则和监管准则,使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正规时期。
新政出台之前,大部分互联网医院是由企业发起的,只有少数互联网医院由实体医院发起。新政出台后,希望医院能够扛起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大旗。因此,未来可能会形成两种业态:
一种是“医院+互联网”模式。以医院为主,在医院原有运营管理基础上引入新的互联网运营管理模式,包括医院自建互联网平台,以及和第三方合作建立互联网平台,这种情况下,实体医院要申请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临床,医生在进行多点执业不需要申请,比如华西医院互联网临床。这是第一类互联网医院,这种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医生执业效率,但是仅仅依靠单点突破很难改变互联网医疗整体格局。
第二种模式是“互联网+医院”。由第三方申办互联网医院,但必须和实体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这种模式无法有效进行监管,发生医疗纠纷很难处理和受理。因此实体医院和第三方平台需要签订协议,一旦协议终止,互联网医院也就不复存在,不能够延用下去。
德勤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全国领导人吴苹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的话语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预计未来经过这一市场的快速整合,最后只有少数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平台可以存活下来,成为市场的“寡头”。
这可能会导致两种局面和趋势:一是各层级医院自发开办互联网医院。二是互联网医疗公司、医疗平台会抢夺好的三甲资源。
在互联网医疗破土而出的2014年,全行业大概只有110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为113亿,70%的项目投给了轮和A轮企业。2014年过后,互联网医疗在2015年才线年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处于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态势,548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比2014年多了大概5倍。2015年大部分的资金都投给了初创企业,全行业光是轮投资就有248家企业。
2016年,投资者开始追求头部项目。到2017年的相对低谷期,大部分投资都已经开始向头部集中。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新的创业模式上寻找创新点并不容易,因此大家都在进行存量的博弈。
此外,作为一个成熟且分散,门槛又相对较高的行业。在增量市场上,医疗行业也不能完整脱离摩尔定律。所以在这一点上,新项目和创业者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而2018年所有的变局大概都源于政策春风。
然而互联网医疗在医疗领域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中国网民的规模直观感觉上已经突破了个亿,但整个互联网医疗应用的用户规模其实大概只有3000万,其中活跃用户所占比例更低,这对低频刚需的医疗来说还有很大的空间。
此外,搜索平台的信任崩塌以后,全行业的流量都在进行重构,引发了更多垂直领域APP的崛起,其实这更多地是在分解原先的流量体系。互联网医院为实体医院的非诊疗业务提供免费应用,也是为了获取医院的流量。
在长尾医疗价值上,也开始慢慢有了很多新的探索。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从院内诊疗到院后康复再到健康管理等,医疗需求的全过程已经逐步被覆盖。而这里面有非常多的系统和设施是企业帮助医院去建设的。
王晓岑认为,电子处方是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一个分界线,也是获取未来互联网医院的核心。在这个基础上,中电健康的投资模型做了大幅度的改善。
目前看来,未来所有的项目都将面临新的挑战,最重要的是企业能否获得资本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在当下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估值倒挂如此严重的时期,企业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价值点。
未来的企业模式,尤其是民营企业,它的业务合规性是否能住,就要看的监管办法如何。在政策方面,初创企业可以抓住曙光和机会,但成长型企业则更需要关注监管、标准以及尺度,以避免资源浪费。
就目前很热的互联网医院其实还是大玩家在操控。搭建互联网医院的资金成本并不高,但其沟通成本很高。企业自身规模以及过往经历决定了它是否能在与医院的谈判中取得对等地位。企业可以用很多形式去突破,但是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是无法预计的。如果在探索阶段需要大量试错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的话,王晓岑并不是特别初创企业去做。
互联网医院不是简单的线下医院的映射,它必须在经历一定时间和空间后,才能在移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未来,医院延展出去的院外场景将会是一个重点领域。互联网医院以后,其在慢病、康复以及一些健康管理领域将会存在很多机会。
第一,互联网医院的整体基础、设施水平仍然偏低。互联网医院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包括信息安全、数据访问控制、医务人员实名认证、电子信息病历系统建立等。而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医院是没有电子病历系统的。
第二,一方面要建立省一级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平台,另外一方面要在这个地区打通政策管理、卫生体系、社保支付体系各方面的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医院本身是否具备资格,另外一方面是不是有的支持,这常重要的。
第三,因为法规互联网医院不能进行初诊,导致病人获取难度较大。相比之下,这一对于“互联网+医院”这种模式影响较大。德勤给出的观点是,从业者要考虑和商业保险开展紧密合作,获得以及保持病患黏度。从投资角度来说,极早引入保险险资也会对之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当下,医疗信息化企业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变得越来越主动,一些领军企业都已纷纷开始发展这方面的业务。一方面是由于新政对基础化设施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使得医疗信息化企业具备了很好的先发优势。另外,在争夺好的医院资源方面,医疗信息化企业相比其他的互联网企业也更有利。
总而言之,未来三年将是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形成比较成功的业务模式,是否有一些平台能够崛起成为领军者,这都是接下来三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能否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互联网医院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实现远程诊疗,包括导诊、护理、其它会诊等方面。除此之外,医、药、险三者打开,这是它的运营模式。
所谓单体和平台不是一个绝对的含义,更多的是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很多医院也不是一个单体的医院,相对来说还是定位为单体的运营。平台是从资本、政策、整个医疗体系这种角度来看,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够把互联网医院往前推,如果靠一些知名的医院品牌,自己在自己的医院的互联网品牌,这可能会比较慢。
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问题要解决的话,网上、线上医疗、互联网医院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对边远地区要使病患也有网络的可及性,如果当网络的的部署使边远地区的病患也能容易的接触的话,把两端综合起来才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意义。在很多边远地区网络本身建设也是一个问题。
吴苹表示,那些能够在这个生态圈里面建立较好的基础的企业,是他们比较感兴趣和比较看好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可能不是一个单体的,也不是一个业务简单的从传统的向互联网诊疗去方面的这样一个业务。而是它能够比较好的汇聚HMO,包括患者的粘度,险资的一些引入,跟医生集团和医疗集团有比较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基础,并且可以实现“医、药、险”打通的这样一些模式的企业,或者说它这个模式很不一定成熟,但是已经初具雏形,或者有这样一个很发展基础。
那么目前互联网医院应用情况如何呢?一直以来,医疗行业以患者为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机构以及药品供应商都围绕着患者运转,视患者为战略级的合作伙伴。但是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认为,我们面临的医疗在变化,健康意识和需求也在变化。现在人们的不仅仅是不生病,更要健康。
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改变、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以及医疗费用的持续增加,这些都是医疗行业发生变化的基本背景。
在全球的医疗体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信息化。奥巴马所提出的医改方案,就是基于信息化去改变医疗行业的游戏规则。所以,信息化一定不是工具,而是系统和平台。其次就是付费方,一定要考虑支付方的态度,并且采取支付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最后就是要提升护理质量与效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在医疗行业里,卫生是手段,医改仅仅是过程,健康才是结果。王海涛表示,现在我们正处在矛盾的焦点,如医疗卫生系统的效率和结果、系统的绩效产出、人均的卫生费用和对整个健康事业的投入,和健康产业的程度。
互联网+智慧就医是变革的核心。就诊方便、支付便捷这些是互联网可以支撑的。最初我们对远程医疗非常谨慎和,甚至它的发展。但是在对远程医疗的定义以及远程医疗的实践不断改进之后,它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此外还有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从一个最初的概念开始,现在也有了一些可落地执行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实际上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包括公立医院的,医药原来给医院带来的是以药养医的利益,现在给医院带来药房储药的成本。而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变革,这就是公立医院的机会。
和保险结合在一起,以信用和病历质量为基础的医保在线支付手段,才能提高效率。还有人工智能和决策系统,人工智能对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作用不可估量。
总之,互联网在重构医疗模式。医院到医联体、医共体等一系列都可以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患者端、医院端、机构端的核心就是健康大数据,如果把健康数据平台打通,将社区、医院、体检中心、诊所所有数据进行连通。那么这样的数据将会很快提升护理质量。
既然前景如何美好,各方也均可获利。为何互联网医疗进入医院依然受阻?王海涛坦言,目前看来医院的压力很大。互联网医疗服务是按照市场价格去消费的,它所产生的成本很高,但一样是按照计划的医疗价格收费,那么这就会给医院造成成本负担。而目前健康管理付费渠道不足,保险公司对健康管理服务没有认可和支付手段,社保以报销医药费为主,很少有见到报销健康管理。
在面对行业变化的时候,医院需要精细化解决医院管理面对的核心问题。一方面要降低成本,一方面要提高效率,此外还要扩大可预期收入,增加绩效,扩大化再生产。
传统的医院管理信息化叫HIS(医院信息系统),现在的叫HRP(医院运营管理系统),企业叫ERP。医院前台加后台能够全部建起来,中间再配以大数据,这就是现代化医院管理所需要的智能结构。
所以企业要和医院进行合作,一定要找准医院需求。如果企业能够把业务流、控制流、审批流、决策流等结合在一起,那么医院的信息利用率就会提升,智能管控体系就能够建立起来,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他认为,智慧云平台的核心是智慧就医、智慧医教、智慧决策、智慧协同,然而它的基础还是平台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信息化虽然给患者带来了便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流程、线上线下未连通。社区分级诊疗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社区主要以慢病管理、健康管理为主,未来这一块对企业来说将是很大一个机遇。
在教学体系上也要实现智慧医教。因为医生是终身学习的行业,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变化,新的以循证为基础的出来,所以医生需要终身学习。
有很多从业者反应,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大脑赶不上电脑,电脑赶不上人工智能的时期。但是不管医疗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的地步,它都只是辅助手段,帮助医生进行临床智能诊断。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医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在技术面前一定要慎重,要将技术和情怀结合在一起。
此外,要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闭环。目前来看,企业、医院都处在不同的点上,但是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够将整个流程全部连通起来,效果将是不可估量的。
智慧医疗应该在一个成熟的服务体系和模型上运行,从就医开始再加上医教,最后上升整个互联网让平台运转起来。医疗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加上信息系统就是是更加复杂的事情,通过互联网手段简单化,简单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能与兵妹妹在机房够数据化,数据的事情信息化,信息需事情网络化,网络的事情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以卫宁健康为例,这是全国第一家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目前全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份额排名全国第一,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全国第一,核心系统装机量、医院服务数量已经超过6000多家。
但卫宁健康不再定位是软件服务提供商,通过四朵云(云医、云药、云康、云险)的落地,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为服务客户带来赋能增量。卫宁把跟医疗相关的资源,包括保险公司的资源、7万多家药品合作药房的资源、个人体检服务的资源,形成一个闭环来完整打包提供给最终用户,通过互联网手段帮用户赋能,而不简单是提供轻问诊或者某一个软件功能。
卫宁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阳表示,医疗过程中通过医生工作站会产生很多数据,汇聚成医院数据,然后汇聚到医院数据中心,大数据处理形成专科化,然后形成科研分析,科研人员利用这些数据,形成AI应用,最后反馈到临床。而这些医疗服务都离不开高质量的运维,要确保互联网的生态良性健康发展,还需要运营服务,目的是要突出品牌和提供服务。
而做互联网医疗时最大的特点突出医院品牌,树立医院在整个生态圈里的地位。卫宁健康在考虑运营时核心考虑是患者、医生、医院、平台,四个维度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以邵逸夫医院为例,今年10月12日国家卫健委在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召开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新闻发布会。邵逸夫有一个典型的现象,在没有上我们这个平台前平均问诊是4-5小时,现在缩短为1.7小时,平均住院日下降6.17天,且提供线上诊疗及处方流转服务。
在处方流转方面,除了邵逸夫医院有成功落地以外,目前流转处方量比较大的是黄海医院,黄海医院是天津二级医院,目前每天流出量在30张以上。
大数据精准分析与应用,上海市儿童医院。该院的患者等待时间在高峰期要6-7个小时,卫宁健康通过挂号量、等待时间、科室等方面分析得出了骨内科和急诊是等待时间最长的两个科室。他们通过改变传统的挂号、排队、候诊,看完医生开检验检查处方、缴费、排队、检查等流程,现在从4-5小时缩短到2.5小时,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赵立君,当下医疗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医疗总体资源不足,而且分配极度不均,城市医疗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边缘地区二、三、四线城市医疗水平。此外,我们的医疗技术在快速进步,但是医生的诊疗水平还需要通过培训以及大量的学习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疾病以及越来越多的疾病种类。
第一,无线远程医疗。现在的无限远程医疗基于4G网络,但会受到制约,固定的区域才能享受网络医疗。由于带宽的,远端医生也很难准确快速对远端的病人进行诊断,比如说移动紧急救护。如果救护车可以更快更好地在车上就把病人的生理数据传给医生那么对患者和医生都会更有帮助。还有高清视频服务,让医生在远端看到病人情况,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在信息数据系统让大量医疗图象数据快速传输,这是5G大带宽可以为医疗信息化提供的帮助。
第二,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一种根据业务需求专用的网络,比如说远程手术切片、远程会诊切片、远程医疗教学切片等。每个切片特点不同当然使用成本也不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业务设计要求使用切片,才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比如说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提供了更靠近使用者的计算能力,包含存储、计算、分析。比如说图象渲染,在本地做毫无疑问成本很高,放在远端做由不能满足时间要求。而边缘计算在最近地点提供图片渲染能力,而且可以在多个应用之间共享。这样就可以解决各个医院之间每个系统都要渲染的问题。边缘计算提供统一的渲染能力既可以降低投资,又可以质量。
第二,大连接能力。大连接可用于设备追踪、资产管理、病人管理、医疗垃圾追踪等等。不仅量大,而且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
第一,5G的技术升级可以提供无线的健康管理方案。传统医疗设备基于WiFi,G网络。而未来可能产生基于5G更高带宽的医疗设备。比如之前看到一家公司做的是便携的B超仪,是接到无线模块中的,B超的同时就把数据传递到云端。这样就更加便捷。
第二,建设面向医疗行业的数据使能平台。通过使能平台更好地使用我们的5G网络。但是5G目前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国外目前也没有应用得很好,这也是目前国家特别重视5G技术的原因,争取做到通信能力跟全世界同步。
第三,医疗影像云+AI辅助诊断是未来5G特别好的点。他也希望应用模式,不仅把现实医院搬到互联网上,而且要建立新形式的互联网医院。
第四,信息没有很好地跟病患、社会共享。在这方面5G网络也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未来边缘计算能力、切片能力,对于定义医院外联系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冯阳认为,未来西南地区对于医疗界来说应该是第二次机会,沿海通过十多二十年的信息化发展,信息化进度总体高于内陆。2018年互联网给我们了一个新的契机,西南地区有可能迎头赶上。
另外,吴苹还介绍,“其实成都天府软件园是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孵化器,也有很多独角兽企业、新的IPO企业的涌现,我们当然是很看好的。”
该园区汇聚了众多行业高端优秀人才,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整合园区优势资源,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通过全方位、国际化、专业化服务,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在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客天堂和国际人才城行动引领下,结合园区优势资源,天府软件园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型的创业孵化服务。天府软件园创业场成立于2007年,是天府软件园旗下的移动互联网新型孵化器,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活跃最重要的双创载体和平台之一,成都创业孵化的引领者。
创业场现有孵化场地3.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项目1200余个,现孵化团队260余个。目前,已建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多层级孵化模式,提供包括孵化工位、联合创业空间、空间等多形式众创空间,形成覆盖资金、人才、圈子、市场、创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5C”培育计划。截止目前,创业场已成功孵化医联(Medlinker)、极米、咕咚等一批企业。
这次会上,天府软件园2018年度智慧医疗企业和天府软件园2018年度最具潜力初创企业出炉。其中,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深泉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麦杰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获天府软件园2018年度智慧医疗企业;富华融科(成都)科技有限公司、链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乐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千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光享科技有限公司获天府软件园2018年度最具潜力初创企业。
但是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发展,冯阳认为企业还是需要根据政策来展开业务。因为国家目前只允许依托于实体医疗机构开展建设互联网医院,或者开展互联网的诊疗服务,国内很多大平台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对互联网医院或者互联网医疗来说是比较审慎的态度,只限定了某些医疗行为:某些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基于复诊可以做一些处方的流转;家庭医生的签约,国家针对于这一块能够在互联网上开展服务目前比较有限,所以比较审慎谨慎的态度。
目前只是把医院面对面的问诊的方式搬到了互联网上。现在只是初步的探索,比较大的是处方扭转,处方扭转就是医疗行为最重要的体现。原来药品的灰色链条,也许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能够真正给患者带来很多实惠。
他认为,对从业者来说,大公司要做大型的生态,主导生态建设;创业型公司要在某一点上做专业,你的专业能力,或者技术能力,或者服务能力,能得到大公司,比如阿里、腾讯的青睐,他们认为你有价值,那么就是容易获得一些资本或者业务上的合作。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