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杀人不见血记者2月下旬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自2017年以来,安徽省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开展整治工作系列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问题导向,狠抓责任落实,严厉打击食品、保健食品违法犯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月下旬,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7年7月以来,安徽按照国家开展整治工作系列要求,不断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统领和指导,及时印发《安徽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专项文件,对全省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职责分工、保障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成立了由原省食药安全办公室等9部门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立协调机制、谋划工作安排,研究办法措施等。
在工作中注重考评推动。安徽将整治工作纳入安徽省2017年和2018年对各市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同时,将整治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督查,2018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原安徽省食药安全办公室会同单位组成联合督查组,对部分市整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组织其余各市进行互查。合肥、马、淮南等12个地级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实地开展调研等方式督办整治工作。
据了解,原安徽省食药安全办公室牵头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及时通报情况,明确任务要求,各单位加强协同配合,积极主动作为,有力推动整治工作落实。
机关加强线索交办和协作查处,开展破案攻坚,挂牌督办大要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为;商务部门细化落实措施,制定《安徽省保健食品申请直销许可整治实施方案》,严格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申请直销许可的市场准入,督促直销企业诚法经营;原工商部门强化对食品、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工作,加大食品保健食品商标侵权案件打击力度和源头追溯力度;
合肥海关加强进口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功能声称监管,对部分重点口岸进行专项检查;新闻广电部门加大对食品保健食品类违法广告打击力度,部署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网信部门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列为日常重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18“清朗”和净化网络、网上和虚假信息等专项清理行动;通信管理部门抓好网站备案和IP地址报备核查,加强涉及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信息监测应对和处置。
针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形式灵活、手段多样等实际情况,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加强综合治理,确保整治效果。
在监测抽查方面,充分发挥抽检监测的作用,连续两年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抽检,组织抽检食品5.6万批次、合格率为97.7%,监测保健食品227批次、合格率为98.7%。对抽检监测发现的问题产品,全部依法核查处置,并根据抽检大数据,指导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风险防控。建立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生产、经营环节月报告制度,每月报送和通报抽检情况。
监管效能提升方面,在全省14779家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含保健食品生产企业48家)、342701家食品经营者(含保健食品10184家)中推行风险分级管理,全面了解掌握其资质、生产规模、经营范围等信息,根据整治工作要求重点对48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重视食品质量追溯工作,目前全省已有123家规模以上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等试点企业基本完成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一是加刑衔接,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与省人民检察院、省建立食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席、案件报送和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涉嫌食品保健品犯罪案件衔接工作。
二是加大案件查办,针对投诉举报、飞检巡查、检验检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追溯问题源头,实施检打联动,依法严肃查处。
记者了解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机关在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623人、移送审查起诉1522人,捣毁制假售假746余处,缴获假冒伪劣商品20万余件,发起全国集群战役2起。其中,“合肥市8.23生产销售假保健品案”“淮北市张某生产经营有毒有害减肥食品案”“滁州市网上批发和销售假冒冬虫夏草案”等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自2017年以来,安徽省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中,共出动执法人员49438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51122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866件,涉案货值3.2亿余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率和案件查办回复率100%、移送机关处置率100%、群众满意度达85%以上,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安徽新消费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