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郑州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启动联合执法机制,联合、工商等部门彻查此事。
在此期间,也有业内人士透露称,目前整个医美行业仍处于“灰色”繁荣期,各种违规数已成不成文的行规。
近两天,《大河报》报道了商丘邵女士通过郑州千禾美容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郑州千禾美容)做“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术后感染面部溃烂流脓乃至“面目全非”的。
昨天下午,郑州市二七区计生卫生监督所和中原区计生卫生监督所联合派出执法人员,再次到位于郑州市秦岭的郑州千禾美容新址调查。
与此前预想的结果一样,当事人仍旧拿出“中原安可忍医疗美容诊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矢口否认与郑州千禾美容有联系。
昨晚6时许,记者在该店门口看到,一楼的玻璃门已经上锁,迎面墙上“千禾医疗美容”的招牌,已经去掉。
对此,郑州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启动联合执法机制,协调、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彻查此事。据了解,目前执法人员已调取郑州千禾美容的工商资料,开展相关工作。
随后,为其实施手术的医生李某岩,又在同一手术室将脓肿的液体抽出,找熟人小诊所输液后,让邵女士回到了商丘。
昨天,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崔正军说,邵女士这样的感染程度,他从业这么多年来,在数百例类似情况的患者中,都极为罕见:整个面部大范围感染化脓,几个溃烂的洞内部,已经连成一片。
谈及感染的原因,崔正军教授说,这类情况不外乎手术前后的消毒、无菌操作不到位和术后管理不规范等。
近日,本报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有多名业内人士爆料称,郑州还有不少以生活美容为名,实则进行医疗美容的灰色地带。
据知情人爆料,目前整个医美圈内,大部分从业者对外都使用艺名。“微信名片、专家简介,只要是顾客能看到的地方,全都用艺名。”
该人士说,大家在一起交流、搞活动等场合,从业者之间都直呼艺名,“有的人认识两三年了,也不知道真名”。
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在出现纠纷或者被举报投诉后,迅速。“大不了换个地方,或者干脆去其他城市干,也就换个微信号和手机号而已。”
逃避监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租房营业、投诉立马搬家,与使用艺名的情况大致相当,整个郑州市内的微整形、纹绣美容店从业者,几乎都是在写字楼、居民楼里租房经营。
“虽然屋里装得很像回事,但门口没招牌,和普通居民家一样,一般人看不出来屋里是做什么的。”而出入的顾客,也都是提前预约好,“一般陌生人摸不到这些地方”。此举同样是从业者为了迅速。
“价格主要根据培训机构的名气和的资历而定。”知情人说,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参加学习,课程一般两天左右。
但根据相关法规,但凡涉及破皮的、见血的治疗项目,一般美容院都没有资格操作,包括割双眼皮,打瘦脸针、美白针等。
以郑州千禾美容为例,该机构发展为销售代理的前提,是先做手术。每天在群里发对特价的项目,以及做过医疗美容项目后的效果。
“你不做美容,咋给顾客介绍项目?”而做销售的回报,也是难以想象的,目前郑州多数医美机构会给介绍顾客的,可以拿到销售额30%左右的提成,也有机构会给到50%。
在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美机构内,为了压缩成本,部分机构租来主治医生、麻醉师和的资格,而平时在店内从业的,可能只有一名医生。
不仅如此,一些必须由医生操作的手术,比如玻尿酸、水光针的注射、纹眉等项目,却由操作;按应该医生填写的病历等文件,平时也由他人代劳。
同样是玻尿酸、肉毒素等美容用品,按照有关,必须单独做台账,并详细记录产品进货量、使用量、顾客姓名、手术医生和处方。但在一些医美机构内,没有国家正式进口文件的所谓进口产品大行其道。
“这些产品或者是国内作坊的产品,或者法进口的产品,总之都没有安全保障。”而为了逃避监管,这些机构都会制作两份台账。
与一般的违规操作不同,部分医美机构的操作手段,更加令人瞠目:专门的人员负责审批资质、开医疗美容诊所或门诊,而后全盘卖给没有资质的从业者。
两者换身,只需变更一个法人名字即可。如果之前挂证的医生谈不拢,“接盘者”还需另找医生。“这种情况目前在郑州不多,但是有存在,名字就不便说了。”该知情者道。
据业内人士称,一些医美机构为迎合女孩的爱好,专门请来“韩国”专家。但仔细分辨的话,很容易从谈话中听出一口南方口音。(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ipfs |